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顧誦芬:藍天寄深情 為國鑄“戰鷹”
顧誦芬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殲8、殲8Ⅱ飛機總設計師
我國著名飛機設計大師
中國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
從無到有,他主持建立我國飛機設計體系,推動我國航空工業體系建設;無私忘我,作為我國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他始終致力于推動中國航空科技事業的發展;年逾九旬,他的心愿還是繼續奔騰在科研一線……
11月3日,兩院院士,殲8、殲8Ⅱ飛機總設計師顧誦芬作為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過沉甸甸的獎章。目光再次聚焦到了這位享有盛譽的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身上。
從小種下航空夢:
讓中國的飛機設計擁有自己的靈魂
“誦芬”,父親為他選用這兩個字為名,除按中國傳統家族排輩“誦”字外,還取“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之意。
名如其人,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熟悉顧誦芬的人都說,他心無旁騖,擁有的是從童年培養起來的專精、執著的愛好——對飛機設計制造發自內心的向往和著迷。
1937年, “七七事變”爆發,飛機的轟炸聲成了顧誦芬兒時印象最深刻的聲音。
1940年, 在民族危亡、外敵侵略之際,10歲的顧誦芬收到叔叔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一個航模,“這在當時是很難得的”,顧誦芬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沉浸在了飛機的世界中。
在戰爭年代,空襲和轟炸,更讓年幼的顧誦芬在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他曾暗暗發誓:“一定要搞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飛機!”
帶著這顆種子,從青蔥年少到意氣風發,顧誦芬毅然前往冰雪飄飄的北國。
1951年, 正值抗美援朝的困難時刻,新中國航空工業艱難起步。這一年,21歲的顧誦芬便將自己的一生與祖國的航空事業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1956年, 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機構——沈陽飛機設計室成立,顧誦芬作為首批核心成員,擔任氣動組組長,在徐舜壽、黃志千、葉正大等開拓者的領導下,開啟了新中國自行設計飛機的征程。
氣動力是飛機設計的靈魂。我國開始飛機設計之初,氣動力設計方法和手段完全空白。顧誦芬參加工作后接受的第一項挑戰,就是我國首型噴氣式飛機——殲教1的氣動力設計。他潛心學習研究國外資料,最終提出了亞音速飛機氣動參數設計準則和氣動力特性工程計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殲教1飛機的設計工作。
拼命解決設計難題:
三上藍天給飛機“找毛病”
像靜水深流,顧誦芬儒雅而沉靜。同事和朋友們說他博聞強記,像個“書癡”。年逾九旬,他依然堅持學習,總給大家說:“我現在能做的也就是看一點書,推薦給有關的同志,有時也翻譯一些資料,盡可能給年輕人一些幫助。”
似大象無形,顧誦芬謙虛而務實。在工作中,他跑遍了設計室各專業組、各試驗室,試驗工廠模型加工車間。沈飛部裝、總裝廠房,試飛站都有顧誦芬的身影,他與許多老工人都成了好朋友。
如利劍出鞘,顧誦芬執著而無畏。為解決殲8飛機跨音速振動的問題,他曾乘坐殲教6飛機升空觀察殲8飛機的飛行流線譜,兩架飛機飛行時距離保持在5米左右甚至更近……
1964年, 我國開始研制殲8飛機,這是我國自行設計的首型高空高速殲擊機。顧誦芬作為副總設計師負責殲8飛機氣動設計,后全面主持該機研制工作。
一項項難題、一次次試驗……時光在顧誦芬身上仿佛是靜止的,無論什么時期、什么困難,他都能淡然面對;但時光在他這里又是沸騰的,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無畏前行。
1969年7月5日, 殲8飛機實現首飛。但在隨后的飛行試驗中,飛機出現強烈振動,這讓所有參研人員都懸起了一顆心。
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顧誦芬決定親自乘坐殲教6飛機上天,直接跟在試驗飛機后面觀察振動情況!
據當時駕駛飛機的試飛員鹿鳴東回憶:“顧總那會兒已年近半百,卻絲毫不顧高速飛行對身體帶來的影響和潛在的墜機風險,毅然親自帶著望遠鏡、照相機,在萬米高空觀察拍攝飛機的動態,這讓所有在場的同志都十分震撼和感動。”
經過三次藍天之上的近距離觀察,顧誦芬和團隊最終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通過后期技術改進,成功解決了殲8跨音速飛行時的抖振問題。
逐夢藍天寄深情:
心無旁騖堅持干好一件事
顧誦芬的辦公室像一座“書的森林”,而他總能記得每一本書的位置,記起每一本書的內容。
在家人眼中,他無疑是一位“工作狂”;在同事和學生們眼中,他又是那個總能濟困解危的“大先生”。
如今的顧誦芬,身體患有疾病,經過兩次手術的折磨,仍不斷思考著中國航空工業的未來。
“從成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開始,中國的航空工業就注定要走自主創新這條路。”航空工業沈陽所首席專家、多型飛機總設計師王永慶這樣評價顧誦芬指明的方向。
“顧老教會我們的,不僅是飛機的設計和創新,更讓我們學會了無論何時都不要在意質疑,要始終堅持真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金子終究會發光。”作為顧誦芬的學生,如今自己也成了院士的殲15艦載機總設計師、中國航空研究院院長孫聰深情回憶起和顧院士的交往,心中滿是感懷。
一生,顧誦芬就堅持干好研制飛機這一件事。
“顧老是我們年輕人心中‘永遠的偶像’。”作為顧誦芬身邊的青年同事代表,航空工業科技委高級業務經理張東波說,顧老很少有社會任職,與專業和本職工作不相關的,基本都會婉拒。
從小事中,人們也能時刻感受到顧誦芬的節儉與質樸。
有在顧誦芬身邊工作的航空后生們曾開玩笑說:“顧院士家里的家具可能比我們年齡都大。”
“他生活要求極簡,吃食堂在他心中已是美味;對事業要求又極嚴,他常告訴我們必須心無旁騖,干好自己的飛機設計。”這是曾經的同事、航空工業沈陽所型號總設計師趙霞眼中,顧誦芬的特別之處。
“顧誦芬參加工作之時,恰逢新中國航空工業創立,他是我國航空工業近70年進程的親歷者、參與者、見證者。他始終踐行著新時代科學家精神,踐行著航空報國精神,擔當著航空強國使命,他把一切都獻給了祖國的藍天,獻給了黨。”航空工業集團新聞發言人周國強說。
90多歲的人生,70年的科研生涯,顧誦芬的經歷,見證著新中國航空工業從創立到強大的70載春秋。(新華社記者 胡喆)
王大中:一生寄核能 一生為國情
王大中
中國科學院院士
清華大學原校長
國際著名核能科學家、教育家
“年輕的時候,我們曾喊出用我們的雙手來開辟祖國原子能事業的春天的誓言,我一直在踐行這樣一個誓言,努力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一句誓言,一生踐行。從60多年前踏入核能領域的那一刻起,王大中就與祖國的核能事業緊緊交織在一起。
從矢志建堆報國的青年學子到“現反應堆固有安全的帶頭人”,王大中堅定選擇了自主創新的先進核能技術研發之路,使中國以固有安全為主要特征的先進核能技術,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世界的轉變。
11月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核能科學家、教育家王大中站上了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
科技報國,傾情一生寄核能
20世紀50年代中期,黨中央決定發展新中國的原子能事業。1955年,清華大學開始籌建工程物理系,并從校內抽調了一批優秀學生。正在機械系讀大二,品學兼優的王大中首選入圍。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一部介紹世界上第一座試驗核電站的教科片,原子核裂變釋放的巨大能量讓他深深震撼。于是,王大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反應堆工程專業,成為新中國第一批反應堆工程專業大學生。
對于剛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來說,原子能研究領域還是空白,急需建立原子能研究基地。1960年,建筑工程編號為200的清華大學原子能研究基地正式動工興建,這里便是王大中核事業的起點。
“當時的工作條件很差,吃住都在馬棚里。在基建處師傅的帶領下,學生們干勁十足,不怕嚴寒,日夜奮戰。”領導了反應堆廠址選擇和論證工作的清華工物系反應堆工程教研組原主任呂應中回憶說。
然而,所有這些不利因素都沒能阻止創業者的腳步。1964年的秋天,王大中和同伴們迎來了豐收的季節。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反應堆——清華大學屏蔽試驗反應堆成功啟動,順利達到臨界運行。
作為青年學子中的佼佼者,從反應堆物理設計,到零功率反應堆物理實驗,再到反應堆熱工水力學設計與實驗;從做模型、挖地基、搬磚頭到調試運行,王大中在實戰中經受了業務能力、組織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全面鍛煉,逐漸成長為具有工程實踐經驗和戰略思維的領頭人。
“科研工作是一項崇高的事業,值得一輩子去追求和奮斗,但是科研如登山,過程往往充滿著困難、挫折和風險,我個人體會,克服這種困難需要有悟性、勇氣和韌性。”王大中說。
遠見卓識,瞄準“固有安全”
核能作為一種儲量巨大的清潔能源,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美國三哩島核電站發生堆芯熔化事故,“核安全問題”遭受嚴峻挑戰。
核事故沒有讓王大中放棄研發先進核反應堆技術的想法,而是讓他更清晰地意識到,安全性是核能發展的生命線。
1985年,王大中擔任核能所所長職務,開始主持低溫核供熱堆研發工作。經過科學論證,他決定選擇殼式一體化自然循環水冷堆路線,并計劃建設一座5兆瓦低溫核供熱堆以掌握其核心技術。
從立項報告、設計方案到建設工地,王大中全程負責,親力親為。1989年,世界上首座一體化自然循環水冷堆成功運行,這是全球首次采用新型水力驅動控制棒,具有良好的非能動安全性。
“這不僅在世界核供熱反應堆的發展方面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同時在解決在中國以及其他很多國家存在的污染問題方面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德國著名核能專家弗萊厄贊賞道。
作為王大中院士的學生,在清華大學核研院現任院長張作義眼中,恩師的遠見令人欽佩:“王大中老師在關鍵時刻的觀點非常超前,并且總是敏銳而準確。”
在高溫氣冷堆領域,改革開放之初,德、美、日的技術遠遠領先,先后建設了多個實驗反應堆,而我國基礎薄、投入少,又缺少人才和經驗。
“要跳起來摘果子。”面對巨大的實力差距,王大中沒有絲毫退意,選擇了自主創新的先進核能技術研發之路。
在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王大中帶領團隊開始了高溫氣冷堆技術的研發。2000年,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堆建成,標志著我國掌握了模塊式球床高溫氣冷堆的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設計建造技術。
“中國毫無疑問是全球高溫氣冷堆的領跑者,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將繼續引領世界。”美國核學會前主席、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卡達克這樣評價道。
王大中并沒有就此止步,他又一次站在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高度,提出要實現實驗反應堆向工業規模原型堆的跨越。
2006年,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被列為國家16個科技重大專項之一。兩年后,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重大專項總體實施方案批準實施。
今年9月,華能山東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實現首次臨界,計劃年底首次并網發電,2022年投產商運。在先進核能技術開發領域解決了“卡脖子”技術問題。
王大中的遠見卓識還體現在教育理念上。1994年,王大中被任命為清華大學校長,他提出“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辦學思路,制定“三個九年,分三步走”的總體發展戰略。在充分發揮工科優勢同時,加強了理科和人文學科建設,建立并發展了生物和生命科學學科。
2020年是他制定的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三個九年,分三步走”總體發展戰略的收官之年,清華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學??傮w辦學實力和國際聲譽顯著提升。
甘為人梯,帶出能打硬仗的團隊
現任清華大學核研院副院長的石磊仍清楚記得王大中對他的諄諄教導:“核工程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學科,學習起來不容易,是很‘苦’的,要做好思想準備,需要沉下心去,耐得住寂寞,沒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是干不成大事的。”
核反應堆工程集核物理、力學、熱工、機械、材料、控制等多學科于一體,需要大團隊聯合攻關。
王大中擔任所長后,堅持團隊攻關道路。以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組織大團隊集體作戰。他與同事們一起克服重重困難,帶出了一支在全國高校獨有、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能夠承擔從理論研究到重大工程項目、充滿活力的創新團隊。
在教書育人和重大科技攻關中,他堅持“建堆育人”,在重大決策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言傳身教、悉心指導,讓張作義等核研院第三代、第四代后來者迅速成長,不斷為國家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打下最重要的基礎。
“我們國家正處在最好的發展時期,科技自立自強是我們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所有科技工作者都要自覺地為科技自立自強作貢獻,責無旁貸??萍紕撔戮褪俏覀冏钪饕膼蹏绞?,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堅定信心勇敢向前,我們的國家就會有無限光明的未來。”王大中充滿信心地說。
吉安市理工技工學校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訂單培養”等育人模式,與國內發達地區多家知名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保障畢業生能就業,就好業。